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跳舞热身时突发跟腱断裂的意外经历,引发广泛关注。令人意外的是券商配资服务官网,评论区多名网友纷纷追问:“你跳舞前用左氧氟沙星了吗?”该网友随后确认确实使用了该药物。
为何这个常见的药会造成跟腱断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王北岳介绍,左氧氟沙星作为广谱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肠道菌群以及肌肉软组织和关节感染,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药物。然而,无论是口服剂还是注射剂,该药都存在导致跟腱断裂的副作用风险。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引发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风险已得到临床确认,尤其好发于跟腱部位。这种副作用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干扰胶原代谢、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或直接损伤肌腱细胞有关。虽然整体发生率为0.1%-0.4%,但特定高危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在易感人群方面,王北岳特别指出四类高风险人群:首先是60岁以上老年人,因其肌腱修复能力自然下降;其次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这类药物本身就会削弱肌腱强度;第三类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药物代谢减慢,体内蓄积风险增加;最后一类是有肌腱病史或运动过度者,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
关于症状表现,王北岳表示,早期信号通常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周内出现肌腱部位疼痛、肿胀或僵硬;加重后会出现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发热、触摸有硬结等症状,严重时可能突发“啪”的断裂声并伴随活动障碍。“从发生部位来看,7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跟腱,其余可能累及肩袖、手部或髌腱等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口服或注射给药都可能引发这类不良反应。”一旦出现相关症状,王北岳强调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首先要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其次要通过超声或MRI检查确认肌腱损伤程度,轻度损伤需要制动休息,严重者可能需手术修复。”
“首先建议不要自行用药。其次,用药前务必全面评估风险,主动告知医生自身病史、用药史及运动习惯。治疗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跑跳、负重等易损伤肌腱的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关节或肌肉疼痛,务必在24小时内就医。”王北岳强调,虽然这种副作用发生率不高,但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日常应当提高警惕,特别是高危人群在使用此类药物时更需谨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配多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